对于大部分国人来说,对于“小轿车”的第一印象或来自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桑塔纳。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合资车型之一,桑塔纳便是后期帕萨特的早期版本(桑塔纳为 B2)。在新世纪初期,上汽大众引入了第五代帕萨特,这也是在国内被正式命名为“帕萨特”的首款车型。
圆润的帕萨特B5,让我们对大众心生好感
在02年到05年左右,上海大众第一代帕萨特(B5)经历了十分野蛮的市场增长阶段。在很多城市的大街上,第五、六代雅阁、桑塔纳等传统的车型纷纷被帕萨特所取代。
同时,当年的帕萨特B5也让国内消费者对于中级轿车的形态和审美有了新的认知。在此之前,大家认为中级车就应该像是老雅阁、老佳美、老桑塔纳一样方方正正的。而帕萨特B5在当时做出了很“离经叛道”的设计,通过圆润、敦实的外观设计,引领起了新的风潮。
在当时,得益于帕萨特B5与奥迪A6采用了相同的纵置平台,其“高级感”也在悄然之间凸显了出来。同时,帕萨特B5也有这当时中级轿车里领先的内饰设计,自动空调、高档音响以及真皮座椅等相关的高级配置,共同支撑起了消费者对于帕萨特“比其他车高档”的认知。由于某种原因,纵置平台在帕萨特B5上成为了绝唱。但是,在后期,即便是有原汁原味的“迈腾”来搅局,但也无法撼动帕萨特的地位。
帕萨特领驭,其实是最不值当的中级车
在2005到2007年之间,上海大众的直接竞争对手——一汽-大众按照C级车标准,生产出了自家的第一台B级轿车(捷达为A级),并且定名为迈腾。其实,按照血统来说,一汽大众的首台B级中级车就是当年最新的 B6。只不过,由于“帕萨特”商标的冠名权在上海大众手中,即便是一汽大众拥有原汁原味的“德版”帕萨特,但也只能定名为迈腾。
在同时期,很多朋友在记忆中并没有关于“上海大众引入帕萨特B6的任何信息”。的确,在上海大众帕萨特的车型阵列中,B6版本车型是空白。作为填充,上海大众决定把B5版帕萨特进行魔改,命名为“帕萨特·领驭/新领驭”继续征战市场。
在2005到2011年期间,上汽大众长时间主推B5帕萨特的魔改车型。虽然市场表现不错,但也凸显出了很多问题。其中,无论是哪个排量的发动机,都存在着烧机油的风险。在这其中,搭载EA113系列1.8T发动机和BBG 2.8 V6发动机版本的车型尤为严重。
在帕萨特的“领驭时代”,这辆已不再是潮流前沿的中级车虽然能带来厚实、高级的感觉,但它给我们留下的整体印象却是“烧机油”。同时,也幸亏当年的网络不算发达,要不然上海大众“新瓶装旧酒”的舆论影响也足够上海大众喝一大壶。
从帕萨特B7到B8,口碑的断崖式下滑
帕萨特之所以能在市场上大火大热,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它的“高级感”。在B6及其之后,由于大众集团的战略规划调整,横置平台(PQ46和MQB)取代了纵置平台。按理来说,横置平台的整体高级感显然是不及纵置平台的。
在2011年,上海大众终于对帕萨特进行了大换代!并且这一次是与迈腾同步,将车型更换为第七代(国内迈腾是德版,帕萨特是美版)。但是,由于纵置平台的帕萨特B5驾乘感受太高档了,当帕萨特B7上市之后,消费者普遍反应“不厚重、没高级感”。
更为要命的是,在上市一两年之后帕萨特B7的1.8T排量版本爆发出了大量的变速箱顿挫问题(1.8T车型采用的是干式双离合变速箱)。由于市场反应强烈,上海大众不得已为所有1.8T车主提供了10万公里免费更换变速箱总成的服务,但“双离合顿挫”也成为了大家眼中的大众代名词。那时,大众帕萨特的辉煌依旧没有过去。月销一万、两万的成绩,一直都是常态。在全新帕萨特(B8)推出之后,其销量更是稳坐中级车销量的前三把交椅。
不过,所谓“盛极而衰”,在19年年末,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全新帕萨特很快的就被中保研泼了一盆冷水。在中保研的25%偏置碰撞测试中,全新帕萨特发生了A柱折断、安全气囊偏移的严重问题。对于一台售价达到20万左右的中级轿车来说,这样的成绩完全是没有任何解释余地的。
其实,帕萨特碰撞测试的失利,应当完全“归功于”上汽大众。因为在海外版车型的碰撞测试中,均获得了全优的评价。这也只能说明,帕萨特在车身设计上是没有问题的。最大的问题,应当出在车体钢材上。
编后语:
并且,这一次安全性的问题也将不同于以往烧机油、变速箱顿挫的问题。退一万步讲,发动机烧机油、变速箱顿挫,大不了花个几万进行更换。但是这一次的安全隐患,如何解决?上汽大众唯一的出路,只有在新年版的车型上进行优化补强处理。